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郑玮 广州、珠海报道
起飞、拉升、悬停、降落在红点区域……一套动作下来,黄茗(化名)没有离开教室半步。在这间由珠海市南方爱迪技工学校(简称南方爱迪)打造的无人机模拟飞行实训室内,和黄茗一起进行无人机模拟飞行训练的同学有数十位。
“我们无人机专业成立于2016年,也是珠海第一间成体系建设无人机专业的学校。2024年全校无人机应用专业毕业学生69人,就业率达到100%,平均薪资超过7000元/月。2024秋季专业招生总人数达到91人,同比增长31%。”南方爱迪副校长涂乾文告诉记者。
作为一间民办技工学校,南方爱迪对产业人才需求的嗅觉是敏锐的。从大疆新一代消费级航拍无人机刚刚发布的2016年,到无人机市场规模即将突破2000亿元的2024年,低空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无人机人才需求持续高涨。
在10月召开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,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表示,据有关部门测算,无人机操控员这个岗位的就业人才缺口高达100万人。
“缺是缺的,从前端制造到后端地勤都需要人。但新增人才需求不一定是飞手,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等新兴业态带动的人才需求可能更大。”广州迪飞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胡祖火的回答佐证了这一趋势,但也提出了一个新问题:随着无人机应用场景不断拓展、智能化水平持续提高,现阶段行业人才需求不单只是量的提升,技能要求也正在发生变化。
从站在田野边手握遥控器的飞手,到坐在屏幕前远程监测指挥无人机运行的操控员,面向2030年全行业市场规模突破万亿元的预测目标,无人机产业用人需求已经开始向新的方向迭代。新一轮人才需求“窗口期”能维持多久?需求高速变化的新兴行业能否接住持续涌入的就业人群?这都对无人机行业人才供需机制的灵敏度、有效性和精准性提出了更高要求。
这或许也不仅仅关乎无人机行业。当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技术正向千行百业扩散,在应用场